首页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学子挥毫诗化雨 良师慧眼指迷津
发布时间:2025/10/13 15:24:02 浏览次数:123次

指点烟霞传笔法,

细摹草木悟生机。

耐心诲我构图巧,

凝神写物自心倾

随着写生活动循序逐渐展开,学生的创作技巧也逐渐饱满了起来,这当然离不开专业的导师团队。“新竹高于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今天我们就将镜头对准美术老师团队,感受他们殷殷似亲友的不朽师魂。

早餐用毕,学生们在班主任与美术教师的引领下,擎着鲜明的班旗,精神焕发、步履轻快地向各自的写生点进发。其间,美术教师们最为忙碌:待安顿好学生的位置,分派下小组的描绘任务,便穿梭在溪涧之畔、古树荫下、峭壁崖边,为学生们点拨适宜的景致。他们悉心引导着年轻的眼睛,于纷繁万象中凝练精粹,以细微处见宏大韵致——或以洗练的线条捕捉小景背后的深远意境;或在光影的交织变幻里,点染局部而铺陈整体,用斑斓的油彩晕染出山色的磅礴之美。每当学生执笔踌躇、面露疑难,美术老师便逐一身旁俯身,耐心指点,师生间以自由交流的笔触为语言,共同谱写着峡谷中最和谐生动的视觉乐章。

 

老师指导学生构图

 

峡谷天光,阴晴难测,流云翻涌,瞬息变幻。然美术先生们兀自岿然,固守其位,无惧风雨晴晦之反复。当丽日破云,金辉遍洒,他们便将学生们聚拢在一起,就绘画中的共症通病,一一释疑解惑。学生们或凝神静听,或交相论辩,于师长的点拨与同学的切磋中豁然开朗。继而,那悟得的点滴,便化作笔尖沙沙,悄然染就于素纸之上。若逢阴雨缠绵,霏霏不绝,老师们亦惜时如金,不教分秒虚掷。或执学生画稿,俯首细审,逐幅点评,殷殷反馈如琢如磨;或谆谆教诲,其声切切,似春日草间虫鸣,萦绕耳际;或声声勉励,其情真真,若炎夏穿林凉风,沁人心脾,抚平烦扰。此间所付,在师者为心血,在学者则为滋养——寸阴不弃,春华秋实。

 

老师做范画

 

夜幕四合,晚餐的余温尚未散尽,白日写生的喧嚣亦未完全沉寂,美术教学的另一段乐章便已悄然奏响。老师们将学生们日间的丹青之作,一一投影于幕布之上,围绕每一幅作品的笔触、浓淡、构图、意蕴,逐一品评,细致剖析。凡遇点睛之笔,精妙构思,同学们的掌声便会由衷响起,钦慕的目光亦如星子般汇聚;若论及共性之惑,普遍之弊,师长则会反复提点,殷殷嘱托,以期众人共勉,互励互进。夜渐深,月朗星稀,这峡谷中的点点灯火,不仅照亮了画板,更照亮了艺术之路上师生们共同前行的方向。

 

晚上评画

 

巍巍太行的轮廓融入深邃的夜空,时间进入属于专业教师团队的“第二课堂”——晚间教研活动。他们面前的“主角”并非教案,而是白天从学生画板上收集来的、尚带着山林气息的一幅幅写生习作。炭笔勾勒的嶙峋山石、水彩晕染的层叠秋叶、油画刀堆砌的厚重质感……每一张画纸都记录着少年们对太行风骨的独特观察与理解。教研的核心,在于“诊脉”与“开方”,讨论热烈而深入。窗外是静谧的太行夜色,窗内是思维碰撞的火花。老教师们分享着写生教学的“真经”,年轻教师则带来了新的敏锐视角。难点在剖析,明天的指导方案在细化。此刻的教研,如同在夜色中为学子们的艺术航程校准方向。他们深知,每一次精心的“备课”,都是为了明日太阳升起时,学生们能带着更明亮的眼睛、更自信的画笔,再次扑向太行的怀抱,让青春的才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肆意生长。

美术老师教研

 

 

 

 

 

 

图片:王艺琳 郝春暖 董天思 张建如 黄金

文字:张心慕 赵志文

一审:常新辉

二审:李宪伟

三审:张宏 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