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遮清雾商都旧
画板斜肩喜笑新
素稿浓铅秋渐冷
归来漫卷点点星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何其芳
自然是耕耘者最挚爱的语境,也是艺术创作者最珍视的友谊。寻找自然,触摸自然,取法自然 ,是孕育艺术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雕琢艺术灵魂的必经之路。因此,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太行山艺术写生活动。为保证此次写生活动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召开了写生筹备会议,明确了活动流程和需注意的细节,并对学生食宿和安全问题做了尤为细致的安排。
学校召开写生筹备会议
早晨的天气还有几分迷蒙,学生们已经早早地在学校集合。晨光熹微,负笈疾行,跃跃而动。班主任和美术老师清点人数,并帮助学生摆放行李。
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装车
学校党委书记李明德早早抵达校园,走过每个班级的车辆,察看各班出发前的准备,并且给带队领导反复强调写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切实履行职责,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密切关注学生身体与心理状态,在写生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太阳的微光尚未浅露,背负行囊的学子们已经在朦胧的秋雾中昂首傲立,朝着探寻艺术真谛的征程出发。
党委书记李明德挥手送别,暖心护航
石板岩的秋天在等待着它的播种者前来收获。一路上雨雾朦胧,山川缭绕,风摇翠蔓,姿态横生。
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师生们准时到达了写生基地,尽管一阵适时的小雨略表对远方来客欢迎的美意,但铁六学子在引导人员的安排下,井然有序地卸下行李,安顿好住宿,然后排队吃饭。美术老师则马不停蹄地考察学生的写生地点,为学生创作捕捉最佳视角。
沿途风光
温馨宿舍
学生用餐
美术老师提前商议寻找合适作画地点
太行山仿佛赌气的孩童一般,瞬间又将湿漉漉的雨水洒在微微泛红的山岩之间,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有几分泥泞。午休过后,学生们按照既定计划排列出发,一簇簇铁六绿成为太行山最灵动的点缀。这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同学们或三五成群,用雨伞保护好画纸,或列对于古树巉岩之下比量着远方图景,用心在感受自然的奇妙境界。每一声铅笔的反复勾勒,每一次色彩的反复涂抹,都是心灵与自然的相互萦绕。班主任和美术老师则在一旁悉心陪伴指导,关爱无声,胜过千言。
高一学生画画
高二学生画画
“北望太行山,岭岑霄汉间。倚天开叠嶂,画地作重头。”山峦与雾气毫不吝啬地拥抱了这些年轻的创作者们,而铁六学子也给予了大自然最亲切的善意和问候,二者沉默无言,心照不宣,如同熟识已久的老友在默默关照着彼此。学生们也在这天地之间,含英咀华,观山品景,将自己踏实肯进的求学之风,播撒在峡谷里的山峦翠蔓之间,存就一段温馨的回忆。
图片:王艺琳 郝春暖 董天思
文字:张心慕 赵志文
一审:常新辉
二审:李宪伟
三审:张宏 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