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助力新高一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平稳过渡美术学习新阶段,我校高一美术教研组于 9月1日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全体高一美术专业课教师围绕“新高一美术入门教学内容与技法选择”核心议题,结合学情特点与高考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探讨。
研讨中,教师们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案例,形成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思路。一部分老师主张从“单人速写”切入。他们认为,新高一学生正处于观察能力与造型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单人速写聚焦人物动态捕捉与“势”的表达,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对人体结构、运动规律的直观认知。“通过短时间、高频次的动态速写训练,可让学生摆脱静态临摹的束缚,学会用线条传递人物情绪与画面张力,为后续复杂创作打牢基础。”参与讨论的郭老师举例说明,过往采用该模式教学,学生在半学期内便能显著提升画面生动性。
另一部分教师则从高考衔接角度出发,建议以“大师临摹作品”为教学起点。他们谈到,近年来高考速写变革对创作类型,更对画面完整性、艺术表现力要求不断提高,大师作品在构图、线条运用、细节处理上均具备典范意义。“引导学生临摹大师速写,不仅能让他们直接学习成熟的绘画语言,还能提前熟悉高考速写的审美标准与创作逻辑,减少后续学习的衔接成本。”老师们认为精准对接高考需求,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备考效率。
此外,部分教师强调“夯实基本功”的重要性,提出教学变革需循序渐进。他们认为,新高一学生美术基础存在差异,过快引入动态速写或大师临摹,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适应。“应先通过几何体素描、静物写生等训练,强化学生的造型准确性、明暗关系理解与线条控制能力,待基本功扎实后,再逐步融入动态训练与经典临摹内容。”老师们稳扎稳打的教学节奏,才能确保全体学生跟上学习进度,避免出现“基础不牢、后续难进”的问题。
经过激烈讨论,大家整合意见,形成统一的思路,从大师生活场景速写临摹入手,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建立基本的绘画逻辑。
本次研讨会不仅梳理了新高一美术教学的多元思路,更凝聚了“以生为本、兼顾基础与发展”的教学共识。后续,美术教研组将结合研讨成果,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平衡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日常教学与高考衔接,为新高一学生开启高质量的美术学习之旅。
会后,老师们将研讨的内容梳理成课程纲要,形成文字方案,整理了高一学生适合临摹的大师作品资料库,为学生新学期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图文:林京
一审:刘重隆
二审:蔡宁
三审:齐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