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与经典的相遇都是心灵的洗礼,对创作初心的回溯。近日,郑州市第 106 高级中学全体高三美术教师参观了全山石艺术中心,观看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百年作品展,这场展览如同一部生动的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的素描艺术史书,为老师们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的艺术之旅。
踏入展厅,各位老师便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展厅内陈列着中国美术学院从建院至今不同阶段优秀艺术家的素描留校作品,涵盖了老前辈如肖峰、全山石的扛鼎之作,美院教授们的精心杰作,以及充满活力的研究生作品,甚至还有106高中学子李建阳的作品,这无疑是一份至高的荣誉。张占磊老师感慨万分:“欣赏这些作品时,我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先生们对艺术的满腔热忱。他们面对创作对象时,不是机械地描摹,而是在热爱的驱动下,将内心的感受尽情挥洒在画布之上。这种纯粹的创作态度,在当下的艺考生中已极为罕见 ,他们的作品充满思考与韵味,为我们指引着正确的艺术路径。反观当下,绝大部分出版物只是简单的步骤教学,缺乏审美与格调。这次观展让我深刻反思教材的选取和引导,为了艺术的纯粹与传承,改变势在必行。”
范倩倩老师站在一幅幅画作前,目光中满是沉醉与思索。她表示:“这次展览是一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们独特的情感与时代的印记。老前辈们的作品技法精湛、意境深远,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则充满创新活力,为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让我意识到,在艺术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也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表达自我。艺术是多元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荆姗老师在观展过程中不时驻足,仔细品味每一处细节。她谈道:“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历史的见证。从不同时期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艺术风格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这提醒我们,艺术创作不能脱离时代和生活。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有深度、有内涵,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林京老师参观后也深受触动:“此次展览让我重新审视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情感的表达、审美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我们要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次全山石艺术中心的观展经历,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教育的任重道远。表示将以此次观展为契机,把从展览中汲取的灵感与思考融入日常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艺术教育,培养更多具有艺术情怀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林京